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
一乘,梵語 eka-yāna。乘為「交通工具」之意,此處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義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眾生悉皆成佛,故稱為一乘。三乘教法則針對眾生之性情與能力,而分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並以其各有三種不同之果報。「一乘」之語出自華嚴經明難品、法華經方便品與勝鬘經一乘章。又作佛乘、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宣說一乘教者,稱為一乘經。信仰一乘教,則稱一乘機。喻如海水般深廣,稱為一乘海。由於一乘為大乘之最高教義,故佛書中有「一乘極唱」之語。又法華經乃說明一乘理法之妙典,故有「一乘妙典」之稱;其經文稱為一乘妙文。
據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大乘莊嚴經論卷四等載,聲聞乘屬小乘、下乘;緣覺乘屬辟支佛乘、獨覺乘、中乘;菩薩乘屬大乘、佛乘、如來乘、上乘,故三乘之教法稱為三乘教。聲聞、緣覺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故稱愚法二乘;至如迴小向大之二乘菩薩,則稱不愚法二乘。
於大乘法中,法相宗區分眾生為五性,其中定性聲聞、定性緣覺與定性菩薩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薩才能信受一乘教,並得佛果,故採取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立場。於此,天台宗、華嚴宗視一乘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立場。三論宗以三乘中之菩薩乘為真實,二乘為方便;天台宗與華嚴宗則於三乘之外另立佛乘。故法相宗與三論宗有「三車家」之稱,華嚴宗與天台宗有「四車家」之稱;其三車、四車之別,乃根據法華經譬喻品中說明三乘、一乘之關係而來。此外,華嚴宗稱究極之教理為「一乘圓教」,而稱其他宗義為「別教」。〔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解深密經卷二、顯揚聖教論卷二十、攝大乘論釋卷十(玄奘譯)〕
據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大乘莊嚴經論卷四等載,聲聞乘屬小乘、下乘;緣覺乘屬辟支佛乘、獨覺乘、中乘;菩薩乘屬大乘、佛乘、如來乘、上乘,故三乘之教法稱為三乘教。聲聞、緣覺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故稱愚法二乘;至如迴小向大之二乘菩薩,則稱不愚法二乘。
於大乘法中,法相宗區分眾生為五性,其中定性聲聞、定性緣覺與定性菩薩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薩才能信受一乘教,並得佛果,故採取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立場。於此,天台宗、華嚴宗視一乘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立場。三論宗以三乘中之菩薩乘為真實,二乘為方便;天台宗與華嚴宗則於三乘之外另立佛乘。故法相宗與三論宗有「三車家」之稱,華嚴宗與天台宗有「四車家」之稱;其三車、四車之別,乃根據法華經譬喻品中說明三乘、一乘之關係而來。此外,華嚴宗稱究極之教理為「一乘圓教」,而稱其他宗義為「別教」。〔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解深密經卷二、顯揚聖教論卷二十、攝大乘論釋卷十(玄奘譯)〕
Source
:
佛光電子大辭典
Page
:
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