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
Patience or forbearance of body, mouth, and mind.
Source
: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Definition[2]
:
據諸經要集卷十載,菩薩修行時,有身、口、意三種忍行,即:(一)身忍行,菩薩修行時,捨身、命、財,無有吝惜,雖被割截身體而能忍受,稱為身忍行。(二)口忍行,菩薩修行時,雖被人輕嫌打罵,聞已能忍,不起鬥爭,稱為口忍行。(三)意忍行,菩薩修行時,雖被人毀訾辱罵、瞋恚呵責,聞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稱為意忍行。
Source
:
佛光電子大辭典
Page
:
p652
Definition[3]
:
於身口意三處行持忍辱。
Source
:
陳義孝編, 竺摩法師鑑定, 《佛學常見辭彙》
Definition[4]
:
三種忍行===﹝出諸經要集﹞
〔一、身忍行〕,謂菩薩修行時,捨身命財,無有吝惜。雖被割截身體,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輕嫌打罵,聞已能忍,不起鬥諍,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毀訾罵辱,瞋恚呵責,聞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Source
:
明,一如《三藏法數》字庫
Page
:
出諸經要集
Definition[5]
:
(名數)於身口意三處行忍辱也。見諸經要集中。
Source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