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IONARY

(Total Entries : 263789)
Name :
Email :
Comment :
Captcha :
出家是不孝順父母嗎?
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下等的孝,對於父母親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供養無缺;其次,進一步使父母親身心愉悅,無所掛礙和憂慮,且能光宗耀祖;最上等的是接引父母親學佛,使親人得度,可謂至孝。
  克盡孝道,要注意到下列三點:
   1.孝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2.孝必須有實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3.孝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在中國,「孝」比較容易,「順」比較困難。因為中國許多為人父母者,承襲久遠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將兒女視為財產的一部份。乃至兒女的學習方向、就讀科系、嫁娶對象等,都須順從父母的選擇。時代在變動,父母與兒女間,應有新的,較開放、開明的互動關係,這也是進步的一個要點。
  佛教是個提倡孝道的宗教,佛陀曾經親自為父王擔棺,又至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目犍連曾至地獄救拔母親倒懸之苦,舍利弗示寂前,特地回到家鄉,為母親說法。中國歷代高僧也有許多感人的孝親事蹟:隋朝敬脫法師一頭擔荷母親,一頭挑負經典,雲遊各地,隨緣度眾;唐朝陳蒲鞋,以織鞋所得,躬奉老母;齊朝道紀法師「母必親供」;後周道丕法師「誠感父骨」。中國佛寺也有奉養父母之例。
  出家者,為度一切眾生,對於生命來處的父母親,自然更加感念恩德。所以佛光山將七月定為孝道月,提倡為人子女的孝親之道。又《梵網經》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除了對父母親盡孝之外,能夠持戒不犯他人,更是將孝道擴大於一切有情眾生。

Source
佛光教科書, 星雲大師編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