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
dhātv-artha.
Source
:
佛教漢梵大辭典
Page
:
P.2364-P.2369
Definition[2]
:
瑜伽三十一卷三頁云:謂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義。謂種姓義、及種子義、因義、性義、是其界義。如是名為尋思界義。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十頁云: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三解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七頁云:發起諸法,發起諸法,是故名界。是牽引義。
四解 辯中邊論中卷七頁云:已說蘊義;界義云何?頌曰:能所取、彼取、種子義、名界。論曰:能取種子義,謂眼等六內界。所取種子義,謂色等六外界。彼取種子義,謂眼識等六識界。
五解 雜集論二卷十七頁云:問:界義云何?答:一切法種子義。謂依阿賴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為界。界是因義故。又能持自相義是界義。又能持因果性義是界義。能持因果性者:謂於十八界中根境諸界,及六識界。如其次第。又攝持一切法差別義是界義。攝持一切法差別者:謂諸經說地等諸界及所餘界。隨其所應,皆十八界攝。
六解 五蘊論八頁云:問:以何義故說名為界?答:以能任持、無作用性、自相義故;說名為界。
七解 俱舍論一卷十五頁云: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此中種族,是生本義。如是眼等,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若爾;無為應不名界?心心所法,生之本故。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
Source
:
朱芾煌《法相辭典》字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