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
五明之一。見五明條。
Source
:
陳義孝編, 竺摩法師鑑定, 《佛學常見辭彙》
Definition[2]
:
梵語 cikitsā-vidyā。又作醫明、醫方論(梵 cikitsita)。五明之一。係古印度解說有關疾病、醫療、藥方之學。「明」,即「學」之意。經律之中,有關醫療之記載甚多,尤以律典中,對於瞻病之法,所載甚詳,可視為佛教醫術之重要史料。佛世時之耆婆(仕於頻婆娑羅王)以精通醫術著稱於世,曾多次治癒各種疑難病症,四分律卷三十九即詳載其前後六次之重要治術。此外,耆婆於平居之時亦常為佛弟子療治疾病。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載有「先體病源」及「進藥方法」二章,其中對於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歸納為八類,乃所謂「八分醫方」,即:(一)論所有諸瘡,兼及體內外之瘡毒。(二)論針刺及頭部之疾病。(三)論身患,即咽喉以下之疾病。(四)論鬼瘴,即一般流行病及邪魅所引發之疾病。(五)論惡揭陀藥,論述遍治諸毒之藥。(六)論童子病,包括自胎內至十六歲各階段所易患之疾病。(七)論長命之方法。(八)論體健力足,即一般保健強身之基礎。
印度自古以來大多認為飲食過度乃導致疾病之原因,由是自然衍生以斷食、絕食為直接有效療病方法之風習。然於佛教,一般皆認為構成人類身體之地水火風四要素之失調乃疾病產生之主因,故所採用之療病方法自然與單純斷食之法大異其趣。如佛醫經、修行道地經卷六所說之「四百四病」即是依照人體內四大失調所分類之疾病總稱,經中並舉其病症及對治之法。另如摩訶僧祇律卷十則揭舉服用油脂、酥、蜜等為療病之重要藥材。
於大藏經中所收錄有關醫藥之典籍極多。如佛醫經一卷、醫喻經一卷、治禪病祕要經二卷、療痔病經一卷、囉拏說救療小兒疾病經二卷、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一卷、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一卷、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一卷、咒齒經一卷、咒時氣病經一卷、咒目經一卷、咒小兒經一卷等。〔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之二、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五明」1112、「四百四病」1689、「佛教醫術」2711)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載有「先體病源」及「進藥方法」二章,其中對於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歸納為八類,乃所謂「八分醫方」,即:(一)論所有諸瘡,兼及體內外之瘡毒。(二)論針刺及頭部之疾病。(三)論身患,即咽喉以下之疾病。(四)論鬼瘴,即一般流行病及邪魅所引發之疾病。(五)論惡揭陀藥,論述遍治諸毒之藥。(六)論童子病,包括自胎內至十六歲各階段所易患之疾病。(七)論長命之方法。(八)論體健力足,即一般保健強身之基礎。
印度自古以來大多認為飲食過度乃導致疾病之原因,由是自然衍生以斷食、絕食為直接有效療病方法之風習。然於佛教,一般皆認為構成人類身體之地水火風四要素之失調乃疾病產生之主因,故所採用之療病方法自然與單純斷食之法大異其趣。如佛醫經、修行道地經卷六所說之「四百四病」即是依照人體內四大失調所分類之疾病總稱,經中並舉其病症及對治之法。另如摩訶僧祇律卷十則揭舉服用油脂、酥、蜜等為療病之重要藥材。
於大藏經中所收錄有關醫藥之典籍極多。如佛醫經一卷、醫喻經一卷、治禪病祕要經二卷、療痔病經一卷、囉拏說救療小兒疾病經二卷、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一卷、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一卷、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一卷、咒齒經一卷、咒時氣病經一卷、咒目經一卷、咒小兒經一卷等。〔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之二、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五明」1112、「四百四病」1689、「佛教醫術」2711)
Source
:
佛光電子大辭典
Page
:
p6628
Definition[3]
:
cikitsā-vidyā, vyādhi-cikitsā-vidyā, dhātu- tantra.
Source
:
佛教漢梵大辭典
Page
:
P.3845-P.385
Definition[4]
:
醫方,即醫治之方法也。謂世間種種病患或癲癇蠱毒,四大不調,鬼神咒詛,寒熱諸病,皆悉曉了其因,通達對治,故曰醫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Source
:
明,一如《三藏法數》字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