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
為示、教、利、喜之並稱。即佛陀說法教化之四種次第。又作示教讚喜、示教照喜。(一)示,即顯示其義,如示人之善、不善,示事之應行、不應行,或分別生死與涅槃,三乘與六波羅蜜等義。(二)教,即教導其行,如教導眾生捨惡行善。(三)利,即獲得義利,謂眾生未得善法之味時,為免其心退,遂導之勤苦修行,則可得法味大利益。(四)喜,即歡喜行成,謂隨眾生所行而讚嘆之,使其心喜。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大四四‧二七二中):「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又據淨影之大乘起信論義疏下之上所載,以示教利喜配於四諦三轉法輪,有二說:(一)示相當於「示轉」,教相當於「勸轉」,利、喜相當於「證轉」。(二)示相當於「示苦」,教相當於「斷集」,利相當於「修道」,喜相當於「證滅」等。〔雜阿含經卷四、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卷二遊行經、卷十三阿摩晝經、卷十七沙門果經、中阿含卷三伽藍經、卷六梵志陀然經、教化病經、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菩薩地持經卷二、大智度論卷五十四、法華義記卷七〕
Source
:
佛光電子大辭典
Page
:
p214
Definition[2]
:
參看「示教照喜」。
Source
:
漢譯阿含經辭典,莊春江編(1.4版)
Definition[3]
:
示教利喜===(術語)智度論五十四所謂,示者為示人之好醜善不善,應行不應行也。如生死為醜,涅槃為好,分別三乘,分別六波羅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捨惡行善,是教也。利者謂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引導而言,汝於因時勿求果,汝今雖勤苦,然報出時得大利益,導之以利,故名為利。喜者謂隨其所行讚嘆之,使其心喜,若樂布施者讚嘆布施,則喜,故名為喜。諸佛菩薩以莊嚴此四事說法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Source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