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六相緣起。指六相相互圓融而不相礙。與十玄門之說,並稱「十玄六相」,為華嚴宗之重要教義。六相即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華嚴宗以此六相之說為基礎,而立六相圓融。即:諸法皆具此六相而互不相礙,全體與部分、部分與全體皆一體化,圓融無礙。世親之十地經論卷一對菩薩行說有六相。隋代慧遠之十地經論義記雖然解釋六相,但僅說及體與理,而未說及相與事。華嚴宗自唐代智儼始說六相圓融,而後由法藏、澄觀集其大成。
據華嚴五教章卷四,解釋六相圓融之名義,即:緣起之諸法必由諸緣集合成立,故有成立之總相(一含多德,例如屋舍之總支柱、椽、樑等)與令其成立的諸緣之別相(依總相而存,令總相圓滿者,例如屋舍分為柱、椽、樑等別相)。此別相係對應於總相而言,別相之上又有同相(具有多義多法,然互不相違,亦同樣可成立總相,例如柱等互相合力組成屋舍)與異相(多義多德各各別異且互相望,例如豎柱與橫樑相異);同時總相亦對應於別相而言,總相之上另有成相(由諸義而成立總相,例如由柱等而完成屋舍)與壞相(別相各守自己本位,不成立總相,例如柱等守各自之自相),合之即為六相。
六相之關係可分為體、相、用來說。總、別二相是緣起之體德,同、異二相是緣起之異相,成、壞二相是緣起之義用。另據五教章通路記卷二十七載,緣起法有圓融與行布(差別)之二大義,其中總、同、成三相屬圓融門(三相圓融);別、異、壞三相屬行布門(三相行布)。但表無差別之圓融並不離表差別之行布,且行布亦不離圓融,故說圓融即行布,行布即圓融,於此乃成立無盡法界之緣起。同論又舉出六相與十玄之關係,即:十玄中之初門為總相,其他九門為別相;或以初門為總相,而以其他九門配以五相說明之。又據鳳潭之華嚴五教章匡真鈔卷六,將同時具足相應門配於總相,一多相容不同、諸法相即自在、因陀羅網微細、微細相容安立等四門配於別相及同相,祕密隱顯俱成、十世隔法異成、托事顯法生解等三門配於異相,祕密隱顯俱成、諸藏純雜具德、唯心迴轉善成等三門配於成相,祕密隱顯俱成、諸藏純雜具德、托事顯法生解等三門配於壞相。〔新華嚴經卷三十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九、新華嚴經論卷二十四、華嚴經疏卷三十一、卷三十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五十三、華嚴經孔目章卷一、卷三、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下、十地經論義記卷一末、大乘義章卷三本〕(參閱「六相」1280)
六相圓融===(術語)【參見: 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