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梵語 pitaka,為含藏、攝持之義。含藏攝持一代聖教之典籍分類為五,稱為五藏。有如下數說:
(一)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所立。即:(1)素呾纜藏,即經藏,詮定靜。(2)毘奈耶藏,即律藏,詮戒律。(3)阿毘達磨藏,即論藏,詮性相分別之慧。(4)般若波羅蜜多藏,詮大乘真實之慧。(五)陀羅尼藏,即佛為不能受持上述四藏,或犯四重、五逆、謗法、闡提等重罪者而說之真言密咒,使得消滅過罪,速疾解脫而頓悟涅槃。
(二)法藏部所立。據三論玄義載,即:(1)經藏,詮定。(2)律藏,詮戒。(3)論藏,詮慧。(4)咒藏,攝諸咒等。(5)菩薩藏,攝菩薩本行之事等。
(三)大眾部所立。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即經、律、論三藏及雜集藏、禁咒藏。詮顯戒、定、慧三者,或僅詮其二者,稱為雜集藏,其餘準法藏部可知。
(四)成實論師等所立。據成實論卷十四惡覺品載,即經、律、論三藏及雜藏、菩薩藏。〔分別功德論卷一、異部宗輪論述記、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大乘法苑義林章纂註卷二、辯顯密二教論卷下、真言宗教時問答卷四〕
(二)為犢子部所立三世、無為、不可說等五法藏之略稱。(參閱「五法藏」1115)
五藏===﹝出六波羅蜜經﹞
藏即含藏之義。謂經律論等皆能含藏無量法義故也。
〔一、素呾纜藏〕,梵語素呾纜,即修多羅,華言契經。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也。經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之謂法,三世不易之謂常。經云:若彼有情,樂處山林,常居閑寂,修靜慮者,而為彼說素呾纜藏。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修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二、毗柰耶藏〕,梵語毗柰耶,華言律。律者,法也。謂能斷決重輕之罪也。經云:若彼有情,樂習威儀,護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為彼說毗柰耶藏。是也。
〔三、阿毗達磨藏〕,梵語阿毗達磨,華言無比法,即論藏也。謂聖人智慧,分別法義,最勝無比。經云:若彼有情,樂說正法,分別性相,循環研覈,究竟甚深,而為彼說阿毗達磨藏。是也。
〔四、般若波羅蜜多藏〕,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即慧藏也。謂諸眾生,由迷般若,居生死名此岸;菩薩,由修般若,到涅槃,名彼岸。經云:若彼有情,樂習大乘真實智慧,離於我、法執著分別,而為彼說般若波羅蜜多藏。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五、陀羅尼藏〕,梵語陀羅尼,華言能持,亦云咒,即秘藏也。謂集種種善法,持令不失。經云: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經,調伏對治;或復有情,造諸惡業,種種重罪,使得消滅,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是也。
(術語)佛滅之年,安居時,大眾部之眾,在窟外結集法藏而為五藏。【參見: 藏】
子題:四阿含、雜藏、阿含
資持記‧釋鈔序:「五藏者,四阿含外加一雜藏。長、增、中、雜是為四含。雜藏者,分別功德經云,非人弟子諸天所說,或說宿世因緣三無數劫菩薩所生,文義非一,故名雜藏。阿含,此翻法歸,謂眾法所歸也。」(事鈔記卷二‧一六‧一五)
事鈔記卷二‧一六‧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