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疑經」、「偽經」?有何歷史價值?
Dictionary Definition :
Definition[1]
:
假借佛說而偽造的經典,稱為「偽經」;來源可疑而被懷疑為偽經者,則稱為「疑經」。一般將二者合稱為「疑偽經」或「偽疑經」。
在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說的經典,有意混亂佛所宣說的教理,現今的偽經,乃指中國、日本等國模仿經論所製作,並假托譯自西域胡本或印度梵文,其中或雜混外來思想、其他宗教,乃至民間信仰的經典,但被視為是由印度及西域傳來的「真經」而被收錄於藏經之中。
最初提出疑經問題者為經錄的編者,他們認為疑經會使真經紊亂,也會令佛所說的真理晦澀。近代研究疑偽經的日本學者牧田諦亮提出六類疑偽經:
1.為符合統治者之意而造;
2.為批判統治者施政而作;
3.符合中國傳統五倫思想;
4.鼓吹特定教義信仰;
5.標示特定個人之名;
6.為療病、祈福等。
以學術立場言,疑偽經的內容、年代、數量、原因等問題,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但就歷史而言,疑偽經則提供了許多寶貴材料,成為了解當時思想背景、民間信仰的有效方法。
Source
:
佛光教科書, 星雲大師編著
Related
:
什麼叫做「四大皆空」? , 什麼是「僧事僧決」? , 什麼是「扶乩」? , 什麼是「收驚」? , 什麼是「無常」、「無我」? , 什麼叫「格義」佛教? , 什麼人可稱為「菩薩」? , 什麼 , 什門十哲 , 什肇